索尼的傳奇,靠的是甚么?
盛田昭夫,索尼的開創人在盛田昭夫的經營里,1直都是主張用創新的產品去引導消費者消費。這1直被作為索尼的創造精神延續至今。索尼在1950年創造了日本第1臺磁帶式錄音機,1955年創造了世上最小的晶體管收音機,1959年研制了世界首臺晶體管電視機,1979年創造了全球第1個便攜式隨身聽,從家用錄相機到特麗瓏顯像管,從3.5英寸的電腦軟盤,到無膠片照相機機「Mavica」……用產品引領時期變革,索尼創造出了太多的第1。世界上第1臺晶體管電視 1960年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在1946年建立索尼唯一19萬日元,而在僅僅數10年后,索尼的足跡就遍及全球,引發了無數次的產品變革。產品是索尼的支柱,但索尼能有今
盛田昭夫,索尼的開創人
在盛田昭夫的經營里,1直都是主張用創新的產品去引導消費者消費。這1直被作為索尼的創造精神延續至今。
索尼在1950年創造了日本第1臺磁帶式錄音機,1955年創造了世上最小的晶體管收音機,1959年研制了世界首臺晶體管電視機,1979年創造了全球第1個便攜式隨身聽,從家用錄相機到特麗瓏顯像管,從3.5英寸的電腦軟盤,到無膠片照相機機「Mavica」……用產品引領時期變革,索尼創造出了太多的第1。
世界上第1臺晶體管電視 1960年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在1946年建立索尼唯一19萬日元,而在僅僅數10年后,索尼的足跡就遍及全球,引發了無數次的產品變革。產品是索尼的支柱,但索尼能有今天的發展其實不只是憑仗產品。支持產品開發的除經費開支,還有索尼對市場的預感性和把控性,要知道,索尼除在產品上創造了無數個第1,它還是第1個在美國上市的日本企業。
索尼自創建以來的重要產品時間線
松下成立于1918年,東芝成立于1875年,而索尼創建于戰后的1946年。不管是資金還是品牌還是在市場的位置,當年的索尼絲絕不占優勢。想要在競爭中勝出,僅僅依托日本市場是不夠的。這不但是索尼的看法,也是日本產業界的共鳴,值得1提的是,在那個說起創造就像天方夜譚的年代,盛田昭夫與井深大最初建廠時,井深大寫下了建廠主旨:重建日本。
在憑仗著第1臺磁帶錄音機打開市場以后,索尼帶著它的首批晶體管收音機來到了美國,在日本市場還未完全開辟的同時,索尼就開始了對美國市場的進攻。1開始其實不容易,文化差異,商貿差異,國與國之間的實力差異,絲絕不比關稅壁壘容易。在此之前,大部份出口美國的日本企業都是拜托在美國設有分部的靠譜的日本貿易公司,由他們把產品運至批發商處,再由批發商送到零售店。
在當時,索尼在國內招募海外市場拓展人,但在當時,卻沒有1個畢業生愿意來這樣的無名小廠
在當時,Made in Japan在美國意味著價格低廉,質量不高的低級商品,就像曾盛田昭夫在杜塞爾多夫市柯尼大街的1家餐廳吃1個冰淇淋時,侍者在上面插了1把紙傘,并友好地說這是貴國的產物那樣。所以這樣的銷售方式對產品本身并沒有很大的影響,但對秉承高科技高質量的索尼來講,如果銷售者本身不能很好地認識到產品的價值,那對產品的銷量和品牌口碑的構建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當時,日本制的襯衫1美元1件,被叫做「1次性襯衫」
日本汽車開在高速路上,會常常突然熄火
為了開辟美國市場,盛田昭夫親身到美國尋覓代理商,同時也4處納賢以準備索尼在美國的銷售公司,1960年,索尼美國分部正式成立,同年,索尼的海外銷售公司也在瑞士成立。此時的索尼,半數以上的產品都都遠銷美國和其它海外市場,第2年,索尼在美國上市。而當時時任索尼副總裁的盛田昭夫更是舉家遷至美國生活,目的就是融入美國的文化,更好地開發美國市場,固然也還包括它獨特的銷售之道。
索尼美國總部大樓
1962年,索尼在紐約的展現店開業,店面就在著名的第5大道上。這是繼東京以后的第2家展現店,目的就是讓消費者直觀地體驗和感受產品。這對現在的我們可能不足為奇,但在當時來講,這可謂是1個創舉。
東京展現店設立的初衷,是索尼為了打破日本傳統的分流體系。在日本當時,1件商品從生產完到擺上貨架,常常需要經歷多個層級,多家不同種別的公司經手,就像在美國遇到的問題那樣,這樣的銷售方式沒法將產品的價值完全地展現在消費者眼前。展現店,就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交換的情勢之1。除此以外,當時的索尼市場部的員工,很大1部份職責就是要到各個零售店,銷售人員溝通交換,傳遞產品真實的價值,他們在重點利用傳統分流體系的分銷渠道外,還1步步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銷售網絡,并將此傳遞至全球。
盛田昭女士工作服飯店夫與井深大
乃至工資扣工作服賬務處理在1度被德國收音機禮儀工作服占主導的歐洲,在后來,人們都會選擇在最重要的圣誕節把索尼收音機作禮物送給家人朋友。
從索尼創造出的產品,很長1段時間里都成了行業的風向標,很多同行都會在索尼的產品發布后1段時間里觀測市場銷量,如果銷量好那就會延續跟進分羹。作為1個后起之秀,憑仗讓人線人1新的創意和過硬的質量,索尼在日本市場的口碑也1點點建立起來,而這也離不開索尼1直就堅持對品牌塑造的結果。
曾的索尼大樓,現正重建中
索尼的每樂好工作服件產品,都會有自己的專屬名字,這都是索尼自己創造出來的。第1臺磁帶錄音機被命名為Tapecorder,是tape 和 recorder的合成,第1臺隨身聽被命名為walkman,1樣是walk和man的合成,即使是連logo的sony,也是來源于「聲音」的拉丁詞「sonus」,當時討人喜歡的小男孩總被稱為「sonny boy」,「sony」就來自于2者的結合。
Sony Trangister Radio TR⑹10
Sony Trinitron 索尼特麗瓏彩色電視機第1號
4-Track Stereo Tapecorder 1968
1979年,第1代walkman
1989年發售的口袋電視機,取名為watchman,1984年暢銷海外
ps one
盛田昭夫將品牌視作企業的生命,而商品名稱的重要性其實不亞于品牌。索尼所有的產品,商標、品牌名和商品獨立的名字都會標注在產品最顯眼的位置。事實證明,索尼對自己品牌塑造的堅持并沒有白費,1度被譽為高科技高質量代名詞的索尼,直到今天仍然有著本身強大的品牌魅力。
本文節選自《知日·日本制造力!Made in Japan》特集,點擊「瀏覽原文」入手!
ki / tex酒店工作服清洗管理制度t
《知日€€日本制造力!Made in Japan》特集
日本制造衰落了?不!它比你想象的更利害!
全網現貨發售中
京東/鐺鐺/天貓/全國各大書店有售
點擊「瀏覽原文」直達購買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