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為“創業女屌絲” 余晚晚的另一面是這樣的
核心提要:中外時裝產業對余晚晚其實不感到陌生,大量媒體泛稱其為“時尚名媛”,但甚少有人去探訪其公眾形象背后的真面目。
誰介紹我是名媛,我真會把白眼翻到天上去。 被問及這1稱謂,余晚晚帶有幾分滑稽又怒目切齒地說道。
但她不是嗎?這位來自中國浙江的夢天團體億萬財富繼承人,在公共場合總喜于以隆重而盛大的晚禮服示人。其社交媒體上的1舉1動也是10足的 千金小姐 做派。她更是參加過英國夏洛特女王舞會(Queen Charlotte s Ball)、國際元媛舞會(The International Debutante Ball)這樣的正統社交舞會。但如今,比起當1位嬌滴滴的 名媛 ,余晚晚更愿意成為1名 創業女屌絲 。
中西時尚文化藝術交換的橋梁
在前往紐約出席今年主題為 神圣之軀:時尚與天主教想象(Heavenly Bodies: Fashion and the Catholic Imagination) 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舞會(簡稱Met Gala)之前,這位Yu Holdings的開創人在其位于西倫敦辦公室附近的South Kensington Club里,安然地接受了BoF的訪問。彼時1身女士黑色西裝的她,與本日身穿特別定制的Oscar de la Renta踏上Met Gala紅毯的她,簡直判若兩人。
私底下我實際上是個10分生活化的人。固然,每一個女孩子都會有特別愛臭美的時候。 她告知BoF: 現在,我對服裝的選擇和喜好其實改變了很多。平時工作、開會穿衣都是簡簡單單。1般就是平底鞋和全身黑。 但在重要場合,余晚晚還是很享受 臭美 的感覺。像她今天所穿這條黑白拼色禮服,就有可謂 冠絕 今年Met Gala紅毯的碩大裙擺。與之搭配的,則是由高級珠寶設計師胡茵菲(Anna Hu)專門設計的紅碧璽耳環,其設計靈感來自于這類寶石與天主教深厚的歷史淵源。
這已不是余晚晚第1次踏上Met Gala的紅毯,但這1次,她在這場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可謂舉足輕重。今年3月,在美國版《Vogue》主編Anna Wintour的牽線搭橋下,余晚晚通過Yu Holdings旗下的分支Yu Fashion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合作,成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時裝學院(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s Costume Institute)主策展人基金。
此舉,使余晚晚成了時裝學院有史以來第1位策展主席(Curatorial Chair)。這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時裝學院成立至今第1個針對策展人職位的支持基金,并且將以余晚晚的名義永久性設立。現任時裝學院主策展人Andrew Bolton將成為第1位任上受該基金支持的策展人。
說到時尚策展,他說第2,沒人敢認第1。 她說道。下半年,Yu Fashion還將為Andrew Bolton在中國舉行1系列講授時裝學院策展進程的系列講座,和多種情勢的深度創意文化交換。另外,余晚晚還計劃在Bolton的幫助下,10年后在中國開設時尚博物館,向公眾展現自己的時尚藏品。
今年時裝展覽部份展品 | 圖片來源: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有Wintour與Bolton的支持,余晚晚的時尚信譽度實現了幾何倍數的增長。但余晚晚深知,即使如此,人們在未來很長的1段時間內,仍會心味深長地盯著那個叫 名媛 的隱形頭銜。她唯1能做的,只有倍加努力,證明自己的商業判斷,成為進入西方時尚產業的中國資本中最耀眼的啟明星。
時尚投資考驗的是商業判斷,也挑戰投資人對消費市場的預測及洞察。還需要審美,及1點運氣。余晚晚相信風水,更相信天時地利人和。 現在中國消費轉型升級,我們這1代的消費者,跟我們父輩的消費者10分不同。而西方設計師也意想到中國是個很大的市場,卻不知從何入手。 余晚晚的優勢很明顯,她可以通過自己多年積累的人脈及品牌方信任,拿下1個好的設計師品牌。與此同時,她也在逐步學習如何在時尚圈玩轉資本游戲。
余晚晚在過去1年動作頻繁,而Yu Holdings是她創造價值的載體。該公司的前身,是余晚晚2015年在香港注冊的Yu Capital。去年,該公司更名,并增加了Yu Fashion和Yu Culture兩部份的業其品質贏得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認可務。通過1系列的投資與戰略合作,Yu Holdings在今年成了國際時裝產業熱議的新晉玩家。
Yu Holdings在英國倫敦和中國上海設有辦公室,雇傭超過20名員工。據該公司發給BoF的稿顯示,截止2018年底,Yu Capital將對新創企業積累進行超過2000萬美元的投資。去年,Yu Capital收購了倫敦女裝設計師品牌Mary Katrantzou的少數股權,誓言幫助該品牌擴大其中國市場。另外,Yu Capital參投的企業還包括途家、滴滴出行、Fashion Concierge和Bottletop。
在她的主導下,Yu Holdings正試圖打造1個真實的時尚生態系統。 時尚、文化、藝術實際上是互通的,我正在通過戰略性投資和財政性投資,促進跨界合作。像科技產業我也在關注,但是它給我的成績感和滿足完全沒有時尚、藝術、文化領域的投資來的大。滴滴出行和途家都已是很大的公司了,投它固然會賺了,但是就是我個人參與的程度就特別少。 她說道。
而對設計師品牌,余晚晚則能扮演中國市場啟明燈的關鍵角色,真正推動品牌的發展。 其實很多設計師,包括Mary Katrantzou,都是有盲點的。他們設計出來覺得很棒的衣服,中國的顧客不1定真的想要穿。有1次,我在微博上發了9張我穿不同Mary Katrantzou衣服的圖片。最后大家最喜歡的反而是1個看上去比較 仙 的紗裙,而不是她拿手的印花款式。 她說道。
Mary之前歷來不會心識到這1點,她覺得她最受歡迎的永久是她的印花。所以后來我就跟Mary說,中國市場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1樣。 她繼續說道: 首先,我們中國人的身形比較嬌小1點。其次,我們喜歡的東西目前還停留 仙 的階段。那針對這個市場,你可以有你的DNA,但是你要擊中中國顧客的痛點,并將其轉為興奮點。
Mary Katrantzou和余晚晚 | 圖片來源:對方提供
叛逆的女兒
余晚晚的父親,在她的成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從小真正啟發我的人,1直都是像我父親1樣,那種實實在在地做事,創造價值,并推動產業進步的人。而我也渴望成為這類人。
思惟跳躍的余晚晚又補充道: 我覺得自己是個混合體,有很男性化的的1面,也有很女性化的1面,有比較早熟老成的1面,也有挺幼稚的1面。雖然我喜歡那些大裙子,但是和我深交的朋友都知道我這個人在工作上10分女漢子,比很多男生都更拼、更喜歡挑戰,而且非常完善主義,乃至有點逼迫癥。凡是我認定要做的事情和項目,做到極致我才覺得對得起自己。和我1起創業的小火伴們就更能深入了解,我在工作中還挺像1個不太注意形象的女屌絲的。
1邊吸著椰子汁,1邊載歌載舞的余晚晚,在采訪途中屢次強調其早年在心中已埋下了人生使命感的種子。 我爸爸從我大概只有5歲的時候就會開始問我: 你要想好,你在哪里,你要去哪?來人生走這1趟,怎樣才會不后悔? 從那時候開始,他的那些價值觀就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她回想道: 包括在我15歲的時候,他把我送來英國讀書。他當時就跟我說: 我送你過來的這個費用,可以幫助1千個山區小朋友改變命運。你要對得起我給你的這個投資和機會。另外,我對你沒有其他要求,但是我希望你會成為1個上進心、有愛心、肯吃苦的人。
余晚晚的成長歷程,反應出眾多中國 富1代 的家庭教育模式,除提供富足的物資基礎,也對下1代的成長也管束有加。在這類教育環境下,常常能孕更是高達45分育出真正獨立的人格。余晚晚坦言她10分感謝父母提供的良好基礎,讓她成了1盞 不省油的燈 。她說道: 我10歲之前是跟父母住在1起,然后我媽媽是個徹徹底底的 虎媽 ,對我的管束特別嚴格,琴棋字畫、各種奧數比賽1個不落。
但成長的進程中,又怎少得了跌宕起伏的劇情。 到了青少年期,我開始變得很叛逆,開始厭學。 她繼續說道: 我當時覺得讀書這件事沒甚么挑戰。我是那種倘若做不到最好,寧愿不做的人。那時候全年級600人,我考了年級前3。說明我其實好好讀書,我是能好好讀書的。但是我媽當時就是1直想要我考第1。可我就做不到第1,那我覺得就算了,就不讀了吧。
話至此時,余晚晚眉頭1緊: 現在看來,我那幾年可能有點淘氣。如果我可以重走1遍人生,我會更認真讀書。但現在,我還算是走在人生正確的方向上的,在做我從小就想要做的事情。
從質疑到自豪的父母
其實余晚晚的父母,在過去很長的1段時間里,也對她的時尚夢想持深入的懷疑態度。 按理說,我不應當是做這個的。我記得我16歲的時候,我爸爸跟我伯父問我以后想干甚么,我說 我想做和Fashion有關的事情! 他們會覺得, 時尚不就是賣衣服嗎?
她回想道: 而且我后來走的門路跟我的那些同輩的親戚走得也不太1樣。他們都是很正統的學校畢業,然后就去投行。我在他們看來就是野門路出來的。我爸之前都會說: 你這都甚么花貍狐哨的。
余晚晚的父親余靜淵是夢天團體開創人兼董事長,被業界譽為 亞洲木門大王 。該團體目前為亞洲最大的木門生產制造企業之1,在今年,中國木門品牌研究中心將夢天木門評選為 2018中國木門10大品牌 之1。
據當地媒體報導,余靜淵在1989年辭去了浙江麗水縣經貿局工作下海,以30萬元資金、22人、300平方米的生產場地創辦慶元縣玻璃鋼廠,并在1995年將公司更名為慶元縣夢天實業有限公司。如今,該企業在中國大陸具有超過1400家專賣店,并約請劉德華長時間代言。從人民大會堂,到恒大和萬達等房地產開發商,夢天皆為其指定合作火伴。
不過我父親在過去兩年,對我做的這些東西改觀很大。雖然他說他不懂,但是他發現業內的很多先輩,包括乃至不是業內的先輩,都開始認可并支持我。他就說,反正這些尊長肯定也不傻,那說明說你做的或許是對的。 她欣慰地說道。
回顧年輕時候的所作所為,余晚晚其實不后悔。 我是1個好奇心很強的人,喜歡探索不同的領域。我覺得你只活1次,像我青少年時期參加各種舞會和活動,我最少都嘗試過了。Been there done that(見過世面),知道是個甚么回事。這總比說年輕的時候,唉呀我想試試這個那個,但是唉呀我覺得這個可能有點危險,唉呀我覺得他人會說甚么的情況好。現在我可以說,我都試過,我知道哪一個合適,哪一個不合適我。
爭當創意型企業家
余晚晚今年28歲,她像所有年輕女孩1樣,會抱怨自己 太胖了 ,要 減肥沖事業 。但接下來的幾周,她的日程表會平常更滿,除出席Met Gala的1系列活動,她還要參與Yu Holdings的平常大小會議,身處時尚與商業的交叉點,她又顯得比同齡人要多幾分淡定。
聊起商業來,余晚晚眉飛色舞。 我很早就意想到我不是1個創意型人材,但我可以當1個創意型的企業家,扶持這些創意型人材的成長。我很愛跟他們在1起,并向他們學習。1開始很多人質疑,我做這事情是否是就玩玩。但就像我之前說的,我1開始就很清楚我要做的是甚么,我13歲就有的這個愿景如今變得愈來愈清晰。特別是和業內先輩進行真誠交換后,我愈來愈清晰地意想到,我真正能添加的附加價值是甚么。
所謂 附加價值 ,就像伯樂1般,真正有耐心腸支持1代設計師的成長。 我希望我能幫助孵化下1代全球杰出的創意型人材。就包括像跟Andrew Bolton,他最近就1直在問我有無適合的中國設計師介紹給他,然后希望可以在大都會博物館展現他們的作品。而今年跟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簡稱BAFTA)的合作,也是為了孵化下1代年輕的杰出影視人材。
余晚晚在此獨家向BoF流露,今年晚些時候,Yu Culture將與BAFTA展開戰略合作。BAFTA的首席履行官Amanda Berry就告知BoF: Yu Culture與BAFTA的合作,將為英國和亞洲國家提供跨文化的合作機會。
1步1步踏入時尚行業
回溯時尚啟蒙時刻,人生中有幾個時刻對余晚晚產生了相當重要的影響。 大概6歲的時候,我爸給我買了個芭比娃娃。然后我就1直玩芭比娃娃,幾個小時玩不停。后來我還買了好多個,并開始收藏。這是1個契機。 她回想道。
還有就我13歲的時候。那時候我是個留著西瓜頭的假小子,好奇心很強,報刊亭的各種雜志我都愛買。那時《Vogue衣飾與美容》還沒進中國,但《Harper s Bazaar時尚芭莎》、《Elle世界時裝之苑》和《Marie Claire嘉人》我就都買,然后我讀了發現,哇塞!我真的覺得這些雜志真是太好看了!因而我就馬上放棄《青年文摘》和《知音》這些雜志,并開始收藏每期的時尚雜志。后來我出國讀書前,《Vogue衣飾與美容》出了第1期,我買了看全部人特激動。 她說道。
然后我第1年剛來英國讀高中的時候,周末沒事干就去Harrods百貨逛。唉喲,真的覺得我是 進坑 了。但是我不光是就是買買買,我也在視察他們的視覺陳設、顧客服務等各方面的細節。 她繼續說道: 后來讀大學,倫敦時裝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簡稱LCF)圖書館里,那些關于時裝歷史和設計師業績的Coffee table book(咖啡桌書)是我最喜歡的書。我買了很多。那時候Amazon還沒那末方便,我都是人肉把書扛回家的。
當時選擇來英國讀書,而非美國或澳洲,是由于她發現她在英國讀書的堂姐,每一年回去都變得愈來愈自信,并與她分享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東西。而在英國的這些年,也是余晚晚發現自我的1個進程。 讀書那段時間,我嘗試了很多不同的風格。有1段時間我特別朋克,把頭發染成不同色彩。 她告知BoF: 很多人覺得我是否是從小就打扮得美美的,其實不是的。但我的確1直很愛好時尚,像后來我去了LCF讀書,又去《Vogue衣飾與美容》實習,然后學生時期就開始去時裝周,我就1點1點地強化吧。
用有限的資源做最正確的事
對Yu Holdings未來設計師品牌的投資,余晚晚10分看重她與這個設計師的化學反應。 當你投初期的時候,與其說投這個品牌,不如說是在投這個人。還有就是,設計師是否是發自內心真正地想成績1番事業。 她說道: 另外,我還要看品牌的DNA。現在有那末多的設計師,只有DNA足夠強,品牌才會有具有自己的狂熱粉絲。這樣的品牌才能夠真正延續發展下去。
現在的選擇太多了,我花一樣的錢,不選1線大牌選你,背后1定要有1個很強的理由。簡單來講,就是讓人覺得穿你的品牌是件很酷、很Glamour(華麗)的事情。 她繼續說道。放眼全產業,余晚晚最想入股的品牌,是現已退出江湖多年的法國高級定制品牌Christian Lacroix。 雖然他在商業上有1些缺失,但他是1個真實的天才。
其實,時尚投資有時候很像找對象,比較大1點的項目則像結婚。像我跟Mary也好,跟Andrew也好,見第1次面的時候,我們大概就知道會1起做1些事情,但是那時候我們還是覺得要1點1點漸漸來,發現對方需要甚么,我需要甚么,并如何到達那個平衡點。讓大家開心,而且共贏,同時幫助行業進步。
她繼續說道: 包括今年4月份,Mary去了中國,我給她介紹幾個潛伏合作火伴。其實我投資她的牌子,我不光是給她錢,而是通過我們的1些戰略合作讓她在中國真正受大家重視。包括在中國,也是有許多充滿才華的設計師,但他們在國際上并沒有得到足夠的就是認可,那我覺得,如果我能夠幫1些中國設計師在國際大舞臺上發光發熱,那也是1件特別成心義的事情。全權負責BOSSANJERASU品牌衣飾在中國區的市場營運
而作為英國時裝協會(The British Fashion Council,簡稱BFC)最年輕的資助者,余晚晚如今是1眾英國設計師的中國小軍師。 他們會問我,我周圍的人到底喜歡穿甚么,和如何去接觸中國消費者這類問題。其實我通過BFC這個平臺,認識了很多設計師,然后跟他們其中的很多人成了朋友。而這1切的背后,都有其戰略價值。 她告知BoF。
另外,我覺得你要弄清楚在每個市場的話事人是誰。那中國絕對是Angelica Cheung(《Vogue衣飾與美容》總監張宇)、英國是Caroline Rush(英國時裝協會首席履行官),美國就是Anna Wintour。當你跟他們開始產生1些實質戰略合作后,你會更清楚你可以在哪些地方用力,而不是傻傻的就去做了。畢竟資源都是有限的,要把資源和精力用在最正確的地方,才會產出最高的回報。
打造商業帝國證明自己
談及自己的缺點,余晚晚絕不避諱。 我是1個領導者,但我其實不是1個稱職的職業經理人。 她說道: 如果將創業比作打仗的話,我是1個先鋒型的人,愛沖愛拼,能談事情、整合資源,對數字也10分敏感。但是我需要后衛,幫我管好公司的逐日運營。我現在特別需要能力特別強的履行助手。
1路沖過來,自然也栽過1些跟頭。英國電視臺Channel 4在2016年播出過1部名為《Britain s Billionaire Immigrants(英國的億萬富翁移民們)》的紀錄片。在里面,余晚晚被塑造的形象其實不完全真實。但她對參與到這部紀錄片的拍攝中其實不感到后悔,反而很感謝這部紀錄片事后為她帶來的鞭策。 當時是1個朋友介紹的,我就沒有甚么防范心理,誰都有 很傻很天真 的時候。 她說道。
我當時很內疚,由于我牽連了我父母。我父母都很低調,他們那段時間覺得有點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我其實過個幾天就沒事提升了行業效力了,但我更加在乎的是我父母的顧慮。有時候英國媒體真的很愛自己意淫。有的話,我根本沒說過,像甚么 我不想當嬌生慣養的小公主,只想當1個優雅的英國女士 。這類腦殘的話我可說不出口。 至此,余晚晚又翻了1個碩大的白眼。
但話鋒1轉,她補充道: 但任何事物,都要從正反兩面去看。我從中意想到,每個機會我都要認真對待。包括后來BBC想拍我,我都謝絕了。更重要的是,這部紀錄片更加激起我在職業上創造更多真實的價值。現在他人把我歸類為 富2代 ,介紹我是名媛。不過我覺得,有1天這1切是會改變的。現階段我還是要通過我所做的事情來證明自己,現在我去跟他人辯論沒有任何意義。
余晚晚和Yu Holdings的未來會怎樣?無妨將Anna Wintour的發展史作為1個標桿。正如Wintour當年憑1己之力將Met Gala這個屬于上流社會的無趣博物館籌款晚宴,搖身1變成了如今的年度時尚盛事1般,余晚晚如今憑仗Yu Holdings精準出擊,將中西慈善、文化、藝術、時尚和商業資源以聰明的方式串連在1起。雖然范圍還很小,但星星之火,總有燎原的1天。
Denni Hu、Aijing Wang和Nino Tang對本文亦有貢獻。
歡迎關注華衣
服裝行業資訊傳播平臺
逐日推送服裝行業最新動態、大事件、研究新文章等信息。
歡迎關注服裝加盟
服裝加盟分享平臺
連接服裝品牌與服裝代理商,全力打造中國服裝絡招商加盟平臺!
歡迎關注童裝圈
童裝行業資訊傳播平臺
逐日推送童裝行業最新動態、大事件、研究新文章等信息。
歡迎關注褻服圈
褻服行業資訊傳播平臺
逐日推送褻服行業最新動態、大事件、研究新文章等信息。
楊大筠
“花小錢”品牌也能成超級IP ?
任何企業對利潤要求和尋求,可謂永無止境,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最期待的狀態應當就是,不花1分錢廣...